塑料表面处理方法

塑料表面处理方法



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。在通常情况下,热固性塑料要比热塑性塑料容易胶接。但它们的表面能量均低于玻璃、陶瓷、金属等亲水性材料,而且它们表面常会粘附脱模剂或逸出增塑剂,因此不易为胶粘剂所浸润,从而影响胶接强度。因此,一般均需对塑料进行表面处理。由于塑料的品种众多,各种性能差别很大,因此表面处理的方法也就很不相同。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塑料表面处理方法。
[
方法1]
本方法主要适用于聚乙烯、聚丙烯、聚异丁烯、聚氯乙烯、过氯乙烯。
上述塑料的脱脂溶剂为丙酮和丁酮。
脱脂后,进行氧化焰处理:先用砂布使其粗化,将其置于氧化焰上烧3-5s,连续三次。再用30%的氢氧化钠溶液,65-70°C浸渍3-5min,用冷水冲洗,然后用下述溶液活化,65-70°C浸渍5-10min 铬酸 10 浓硫酸 20 40 经水洗,再在下述溶液中70-75°C氧化5-7min 重铬酸钾 10 浓硫酸 50 340 然后在70-75°C的热水中洗涤5-7min,用蒸馏水洗净后在65-70°C干燥。
[
方法2]
本方法适用对象同上。
在下述溶液中于20°C下处理90min 重铬酸钠 5 硫酸(d=1.84 100 8 用冷水淳缓螅谑椅孪赂稍铩?
[
方法3]
本方法适用于对象同上。
在电晕放电活化的下述任一气体中进行暴露处理:
1)干空气,15min
2)一氧化氮,10min
3)湿空气,5min
4)氮气中,5min
处理后应在15min内进行胶接。
[
方法4]
本方法适用于聚苯乙烯及其改性品种,如ABS AS 等。
喷砂或砂布打磨后脱脂。
脱脂溶剂:丙酮、无水乙醇。
脱脂后在铬酸溶液中60°C下浸渍20min
[
方法5]
本方法适用于尼龙。
脱脂溶剂:丙酮、无水乙醇、醋酸乙酯、丁酮,在表面涂一层10%的尼龙-苯酚溶液,在60-70°C保持10-5min,然后用溶剂擦净(或者再在表面涂一层间苯二酚-甲醛底胶),立即胶接。
[
方法6]
本方法适用于涤纶薄膜。
脱脂溶剂:丙酮、无水乙醇。
脱脂后,在80°C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5min,然后在氯化亚锡溶液中浸渍5s
[
方法7]
本方法适用于聚甲醛和其它缩醛类聚合物。
脱脂溶剂:丙酮、丁酮。
120°C下干燥处理1h,再在下述溶液中120°C下浸渍5min 对甲苯磺酸 1 二氧六环 10 全氯乙烯 200 经冷水和热水洗涤后,用热空气干燥。
[
方法8]
本方法适用于聚四氟乙烯及其它碳氟聚合物。
脱脂溶剂:三氯乙烯、苯、甲苯、丙酮、丁酮、环已酮。
脱脂后在下述溶液中室温下浸渍30min 氢氧化钠 10 已二烯蜜胺 8
然后室温下晾干。
[
方法9]
本方法为辐射诱导接枝法。适用对象同上。
采用高能射线如钴-60射线或2000?以下的紫外光,在苯乙烯单体存在下,使氟塑料表面产生轻微降解,在链端产生活性中心,形成一层透明的接枝共聚物。
用此法处理后颜色不变,电性能不下降。
[
方法10]
本方法为氟化烃-钛聚合物法。适用对象同上。
在含有四丁基钛酸酯、全氟辛酯和水的溶液中浸渍,使表面形成烷基--氧和全氟支链聚合物的薄膜层。
[
方法11]
本方法适用于对象同上。
将精萘128g溶解于1000ml四氢呋喃(或乙二醇甲醚、乙二醇二甲醚、二氧六环)中,在搅拌下于2h内缓缓加入金属钠23g,温度严格控制在3-5°C。加完后继续搅拌使溶液呈蓝黑色为止。在氮气保护下,将聚四氟乙烯放入处理5min,然后取出,用冷水冲洗,再用蒸馏水洗净,暖空气烘干。
本方法稳妥可靠,胶接强度高,是目前氟塑料表面处理中用得最多的方法。
[
方法12]
本方法适用对象同上。
将氟塑料脱脂后,表面涂上一层环氧树脂胶,在370°C加热10min,再在400°C加热5min,使胶层熔入氟塑料表面,然后进行胶接。
金属表面处理方法
金属表面在各种热处理、机械加工、运输及保管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会被氧化,产生一层厚薄不均的氧化层。同时,也容易受到各种油类污染和吸附一些其他的杂质。
油污及某些吸附物,较薄的氧化层可先后用溶剂清洗、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,或直接用化学处理。对于严重氧化的金属表面,氧化层较厚,就不能直接用溶剂清洗和化学处理,而最好先进行机械处理。
通常经过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具有高度活性,更容易再度受到灰尘、湿气等的污染。为此,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应尽可能快地进行胶接。
经不同处理后的金属保管期如下:
1)湿法喷砂处理的铝合金,72h
2)铬酸-硫酸处理的铝合金,6h
3)阳极化处理的铝合金,30天;
4)硫酸处理的不锈钢?0天;
5)喷砂处理的钢,4h
6)湿法喷砂处理的黄铜,8h
一、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