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阳极应采用含微量磷,且均匀分布之无氧铜

 

循环搅拌:在一般运用上,多与过滤系统合件,较须注意的是确定形成循环性流动(入、排口位置选择),及pump选择流量应达2~3倍槽体积1hr以上。
c.
机械搅拌:其基本功能是为了消除metal ion diffusion rafe不足问题。在空间足够之状态下,以45°斜角移动为佳,但一般都采有用垂直向摆动,较佳的位移量约在0.5~1.8m/min,而每stroke长约5~15cm之间。在设定条件时,应注意不可造成因频率过高,使板子本身摆动,而减小孔内药液穿透量。

2.1.3.4过滤:一般均与循环搅拌合并,目的是去除槽液中之颗粒状杂质,避免发生颗粒状镀层。较重要的考量因子有三,分别如下:

a. 过滤粒径:一般采用5u10u滤蕊。若非环境控制良好,使用更小滤蕊可能造成滤材更换,损耗过多。

b. 材质有多种材质供选择,不同系统光泽剂会有不同之限制,其中PP最具体广用性。

c. Leaching:即便为适用材质之滤蕊,亦须经过Leaching处理(热酸碱浸洗程序)。

2.1.3.5电源系统:供电系统之ripple须小于5%,(对部分较敏感产品甚至须小于2%),另须注意:

a. 整流器最上限、最下限相对容易10%,系不稳定区域,应避免使用。

b.除整流器外接所有接点务须定期清洁外,每月至少用钳表量校一次。
c.
整流器最好利用外接洁净气源送风,使内部形成至正压,让酸气无法侵入腐蚀。
2.1.3.6
阴极(rackbus bar:
a.
对铜制bus bar而言,约每120Amp至少应设计1cm2之截面积。同时不论电流/bus bar截面积大小,务必两侧设置输入接点,以避免电流分布不均。
b.
rach而言,应利用bus bar相接之接点,调整其导通一致,避免“局部阳极”的反生,同时对接点外之部分,亦宜全部予以胶林披覆,并定期检查,以避免因缝隙产生,而增加带入性污染。
2.1.3.7
阳极:
a.
铜阳极应采用含微量磷,且均匀分布之无氧铜。其规格可概列如下:
Cu
99.9% P:0.04~0.06% O0.05%
Fe
0.003% S0.003% Pb0.002%
Sb
0.002% AS0.001% N0.002%
b.
可能状态下尽量不要使用钛篮,因为钛篮将造成 CarrieyHigh Current Dewsity Brightener增加约20%的消耗,而不使用钛篮的状态,则须注意使阳极高出液面1~2英寸。
c.
对阳极袋的考虑,基本上与滤蕊相同,一般常用Napped p.pDynel,并可考虑双层使用,唯阳极袋须定期清洗,以避免因过量的阳极污泥造成阳极极化。
d.
一般均认为阴阳极之比例应在1.5~21,但由于高速镀槽之推出,较佳的考虑是,控制阳极的相对电流密度小于20ASF,来决定阳极的数量,在使用钛篮的状态,其面积的计算,约为其(前++右)面积之1.4倍,亦即以钛篮正面积核算其电流密度约应小于40ASF。过大的阳极面积可能造成铜含量之上升,过小则可能造成铜含量不足,且二者均会造成有机添加剂的异常消耗及阳极块的碎裂。
e.
阳极在接近液面侧应加装遮板,而深度则应仅为镀件的75%(较浅4~5英寸),在板子尺寸不固定时,则应考虑浮动式遮板,对其左右侧的考虑亦同,故在槽子设计与生产板实际宽度不同,应考虑使用Rubber strip,但须注意当核算面积,加开电流时,应至少降低40%计算。对于此类分布问题,可以“电场”及“流态”的观念考虑。